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知识 >

宋朝皇帝顺序一览表:北宋九帝在位时间顺序表,及其生平简介,你知道吗?

7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14 07:48:31    

一、宋太祖赵匡胤(960-976),年号:建隆、乾德、开宝,谥号: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宋朝建立:陈桥兵变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由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

公元960年的正月初一,后周的文武官员正在向刚刚即位的周恭帝祝贺新年,本应喜气洋洋的局面却出现了意外,此时的宿敌辽国和北汉已经联合出兵,准备在后周皇权更替,朝局不稳的间隙,夺取后周天下。

这个时候的皇帝八岁,太后二十多岁,难以处理朝务,只能有宰相想到了让禁军司令赵匡胤前去应敌。

而此时的赵匡胤可谓是功高震主,他是一位妥妥的武将,在周世宗时期,他就帮助朝廷打下了大片疆土,而且军中的大部分将领都是他的亲信,所以,赵匡胤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百姓中都颇具威望。


也正是因为如此,君弱将强掌握军权拥有功勋的他,在此刻的位置上是十分尴尬的。

在大军行进在陈桥驻扎时,军中就流有另立天子的蜚语,而此时的赵匡胤在干嘛?居然喝多睡着了。

当他醒来时,刚刚走出大帐,就有人就拿着做好的皇帝的黄袍,一下子就披在了他的身上。

将领们下一秒就扑通一下跪倒在地,高喊万岁,这个时候的赵匡胤“坚决不同意”,可是耐不住将领们的拥护,最终回京接受小皇帝的禅让,改元建隆,宋朝建立。

以上是关于文献记载的陈桥兵变,难免疑点重重,经过论证后,这应该就是赵匡胤自编自演的一出大戏。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平定了南平、后蜀和南汉,统一了全国。

除此之外,赵匡胤还通过了酒释兵权,解除武将的权力,奠定了宋代崇文抑武的社会风气。

他还通过调整官员制度,以此加强了中央集权,因为宋朝的重文轻武,偏重防内的举措,也为宋朝后期的积贫积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开宝九年,赵匡胤逝世,赵光义继位,享年五十岁,关于他的死亡也是一个谜点,感兴趣的友友们可以去关注一下。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二、宋太宗赵光义(976-997),年号: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至仁应运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赵匡胤突然驾崩后,赵光义匆忙即位后,便对其兄没有完成的统一大业开始了继续推进,次年开始了亲征太原,覆灭了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此后两度发兵北伐攻辽,意图收复燕云地区,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便改为开始防守,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至道三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葬于永熙陵。


三、宋真宗赵恒(998-1022),年号: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谥号: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赵恒即位之初,重用能吏,勤于政事,开创了“咸平之治”,然而此时的宋朝西部战争失利,在宰相的劝说下,御驾亲征后,最终达成了“檀渊之盟”,使得宋朝拥有了两百年的和平。在位后期,开始沉迷酒色,劳民伤财,加剧了社会矛盾。


乾兴元年,赵恒驾崩,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赵恒在位期间,宋朝的政治制度日趋完备:“路”作为一级行政管理层次正式确立,盐铁、户部、度支三部被合并为三司,宗室也受到了更为严格的管理。与此同时,他还鼓励发展农业,使得社会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四、宋仁宗赵祯(1023-1063),年号: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赵祯知人善用,在其统治时期,北宋的经济繁荣发展,第一次兴学运动也开始出现,科举制度的不断改革,宋学急速兴盛,科学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五、宋英宗赵曙(1064-1067),年号:治平,谥号:宪文肃武宣孝帝。

赵曙初原名宗实,后改名曙,年幼时,被宋仁宗赵祯养在宫中,赵祯去世后,赵曙继任皇帝,继续任用仁宗时期的重臣欧阳修等人。

与此同时,他还求贤若渴,积极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并将其扩充到官员的队伍当中。

不仅如此,宋英宗也十分重视书籍的编写和整理,治平三年,命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次年驾崩,年仅36岁,葬于永厚陵,庙号:英宗。


六、宋神宗赵顼(1068-1085),年号:熙宁、元丰。谥号:英文烈武圣孝皇帝。

赵顼继任皇帝后,励精图治,开始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并创置三司条例,施行新法,以图富国强兵。

熙宁四年,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赵顼废除了诗赋和明经取士,采用以经义、论、策试进士,后又加试律义。

赵顼在位十八年,始终坚持改革,并支持王安石变法,称为熙丰变法。虽然赵顼也有一统辽国与西夏的雄心壮志,但奈何宋朝的军队战斗力问题,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赵顼也文采斐然,支持司马光等人编纂完成了《资治通鉴》,元丰八年,赵顼去世,年38岁,葬于永裕陵。


七、宋哲宗赵煦(1086-1100),年号:元祐、绍圣、元符,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哲宗赵煦登基时因为年龄尚幼,便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

高氏起用了司马光等反对熙宁变法的大臣主持朝务,恢复旧法,主张变法的官员都被逐出了朝廷,史称“元祐更化”。

高氏去世后,改元绍圣,赵煦开始亲政,他的理念与高氏不同,罢免旧党启用新党,逐步启用新苗等新法。

在军事方面,赵煦一改元祐时期弃地求和的政策,发动了两次平夏城之战,使得西夏臣服,并重启河湟之役,收取了青唐地区。

但是赵煦的身体不是很好,加上晚年时期子女夭折的打击,在元符三年去世,年仅二十五岁,葬于永泰陵。


赵煦在位期间,使得宋朝的国势有了起势,所以他的早逝不免为一种遗憾。


八、宋徽宗赵佶(1101-1125),年号: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初谥)、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累谥)。

宋徽宗即位后开始实行新法,但由于自己所重用的新法等人打着旗号无恶不作,使得当时宋朝的形势一泻而下。

不仅如此,宋徽宗还十分的尊信道教,大建宫廷,并且还召集道士来看相。

在宋徽宗集团的腐朽统治下,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宋江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使得北宋的统治危机四伏。

靖康元年,金兵兵临城下,禅位太子赵桓,靖康二年,宋徽宗与宋钦宗被金人掳走,赵佶于1135年去世,在1142年棺椁被运回南宋,葬于永佑陵。

赵佶在朝堂上的色彩并不出众,但在文化领域方面,那可是大放异彩。他自创的书法字体,被后世誉为“瘦金体”,他还发展了宫廷绘画,广招天下画家,培养了一批杰出画家。


九、宋钦宗赵桓(1126-1127),年号:靖康,庙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赵桓受徽宗禅位后,改元靖康,此时金兵进攻汴京,天下军民们要求抵抗,虽然赵桓被迫起用抗战派的主将李纲抗击金兵,但是仍然不断的向金屈辱求和,许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又同意割让河北、河东。

不久后,金兵攻破汴京。次年,赵桓与宋徽宗一同被俘虏北去,北宋自此宣告灭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