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激情挥毫而成的七言律诗,生动地概括了红军长征艰难而伟大的历程,赞颂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七言律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首联总领全文,为全诗定下了高昂豪迈的基调。“只等闲”可以让孩子联系自己的阅读经历来理解“等闲”指的是平常,一般。
二、诗歌中点面结合的写法:
“万水千山”都有哪些山,哪条河呢?(五岭、乌蒙、岷山三座山,金沙江大渡河两条河)只有这三座山两条河吗?
资料补充: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长征。其间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因为这三山二河比较有代表性,它们形象地表现了“远征难”这个大事件大场面。
三、颔联和颈联中的重点词语理解
利用看五岭和乌蒙的照片,理解五岭蜿蜒盘旋和乌蒙山势艰险的特点。再想象“腾细浪”和“走泥丸”的画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体会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颈联中的一“暖”一“寒”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可以参考飞夺泸定桥的资料并让孩子观看《飞夺泸定桥》中的片段。
资料:1935年5月,红军来到了天险大渡河,河对岸敌人重兵把守,身后几十万追兵即将赶到。而唯一通道泸定桥上的桥板早已被敌人抽掉,只剩下13根寒光闪闪的铁链……在这千钧一发之际,22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展开了夺桥之战。
体会22位勇士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多么令人胆战心寒。巧妙金沙江又多么让人感觉欢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