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伤残等级怎么划分, 一文搞懂!

61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2 20:48:16    

目前国内常用的伤残评定标准主要有三种:

1.《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GB/T 31147-2017

2.《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致残等级》GA/T 16180-2014

3.《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JR/T 0083—2013

一、《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致残等级》这个标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工标”,鉴定标准比较宽泛。同等伤残条件,可能在工标下会评成10级,而行标则达不到定级标准。

二、《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及代码》人伤标准一般适用于非工伤意外导致的伤残,保险公司的意外险会用这个标准来定伤残。同时还有一个标准叫做:《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行业标准)》中保协发【2013】88号。其实这2个标准都一样。前者是国标,后者是行业标准,起草单位都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意外伤害因素引起的伤残程度定残标准都一样,都是8大类281项。


三、《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适用于交通事故当中的定残标准;包括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鉴定、刑事案件的伤残鉴定、非因职工工伤的伤残鉴定、普通伤害案件的伤残鉴定、其他意外伤害的伤残鉴定等,适用范围最广。

伤残等级鉴定的高低排序为: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发生事故,去哪里做鉴定?

伤残鉴定是有时间要求的,通常需要在事故发生后3-6个月,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仍存在残疾状况时进行伤残鉴定!不建议太早鉴定,避免伤情不稳定,影响定级。

工伤鉴定需要去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人身保险伤残评定和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鉴定需要依据要求去当地合法司法鉴定机构申请鉴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