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过年了,每到年底中国人的重头戏,肯定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而“春晚”中最受大众期待的一个节目可能就是小品了,而每年网络上都会流传着这么一个谣言,那就是小品之王“陈佩斯”和“朱时茂”会上台。

这个传言每年都有,年年都不例外,2019年传的最凶的时候,甚至有媒体爆出了“陈佩斯”和“朱时茂”要表演的节目名字:“猪联璧和!”
当然,每一次,大家都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陈佩斯”老师的大半生吧,为什么他会受到这么多网友追捧?

一,老天爷从来都是公平的
讲陈佩斯的往事时,有这么一个人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陈佩斯的父亲陈强。
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陈强是谁,但是如果我告诉你陈强曾经在《白毛女》中扮演黄世仁一脚,可能你就会恍然大悟。
确实如此,陈强作为一个男演员,那个时候已经拿到了所有男演员能拿到了最高成就,全国十大男演员,百花奖最受欢迎男演员。

陈强版黄世仁
也是因为演戏太过于逼真,在后来那个特殊时期里,被人给打成了黑帮,别人的理由是:“如果你不是坏人,怎么能把坏人演得那么像?”
自此,原本衣食无忧的陈佩斯只能跟着父亲去了内蒙古插队,在内蒙古陈佩斯吃过了所有的苦,受过所有的罪。
只是老天爷从来都是公平的,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在内蒙古的插队经历,后来成了陈佩斯艺术创作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为他后来的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但是那个时候的陈佩斯对于未来,却是一筹莫展,他的眼前只有漫天的黄沙,别无其他。
他跟父亲说想当导演,好不容易有了一个机会,却被别人给抢了去,他跟父亲说想当演员,可是因为他的成分问题,文工团都不敢接受他。
最后还是被逼得没有办法,陈强生平第一次走了后门,找到当时演《白毛女》的女演员,走了她的关系,才好不容易进了八一厂。
虽然成为了演员,但是陈佩斯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观,直到后来,他遇到了小品!

二,小品之王
在那个年代,相声正是如日中天,而陈佩斯和朱时茂却在琢磨着怎么冲破相声的重围,弄一个新奇的东西出来。
也是那年,春晚第一次现场直播,春晚导演想弄一些新奇的东西出来呈现给观众。
恰好就被他发现了陈佩斯和朱时茂捯饬出来的这么个玩意,但是对于观众能不能接受,对于现场反应会如何,春晚导演却是半点没有把握。
直到春晚开始的最后十分钟,导演才拍了板,上,出了事,他顶着。
于是,自1984年开始,小品这个新鲜玩意正式登上了春晚舞台,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陈佩斯和朱时茂开始了长达14年的春晚之路。

从1984年的《吃面条》一夜爆红,到1998年的《王爷与邮差》,整整14年,陈佩斯和朱时茂上了春晚舞台11次。
在这14年里,陈佩斯和朱时茂为全国人民奉献了无数经典的小品片段,比如《羊肉串》、《胡椒面》、《警察与小偷》、《主角与配角》。

而陈小二这个名号,也成为了陈佩斯的一个代号。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小品之王的传奇并没有跨过千禧年,在1998年的《王爷与邮差》最后一次登台以后,陈佩斯再也没有上过春晚。
关于陈佩斯为什么不再上春晚舞台,原因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也就是陈佩斯离开春晚舞台的两年后,从东北来的二人转演员赵本山正式接过了“小品之王”的桂冠。

三,江湖再无陈佩斯
其实在后来春晚也想过缓和与陈佩斯的关系,邀请过他再次上春晚。
可是陈佩斯却选择了拒绝,原因很多,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很久没有再上过舞台,犯不着为了一部小品浪费上大半年的时间,还不能陪自己的家人一起过年;再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离开小品舞台之后的陈佩斯又找到了一条新的路,那就是话剧。
自己攒素材,自己写本子,自己来主演,这大概就是陈佩斯在离开春晚舞台二十年后的日常。
也开了演员培训班,也开始教人演戏,最重要的是陈佩斯真的想透了,到哪儿不是逗观众笑,舞台剧也挺好的。

从第一部剧的《托儿》,到第二部剧的《亲戚朋友好算账》,每一个本子,每一个剧目,一点一滴都出自他手,而最后也确实收获了满堂彩。
他一生未获过任何奖项,却被无数网友称为真正的“小品之王”,他一生没有拿过任何桂冠,可是不管是学者还是同行都称他为“表演艺术家”。

一生不认命,一生不屈服,一生只做好表演这一件事,我想陈佩斯是真的做到了。
而上不上春晚,对于陈佩斯来说已经成为了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毕竟站在台上,他永远都会是那个舞台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