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农历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扫墓祭祖要守规矩

83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3-15 19:14:09    


“清明节是怎么来的?”相信很多人今日都会听到这个问题。

一些“有学识”的家长,就会给孩子讲春秋名臣介之推的故事。

当年介之推跟随晋文公重耳流落江湖,在最艰难的时刻,割下大腿上的肉来保证重耳的饮食。

自古以来,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莫过于扫墓祭祖。

距离清明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了,我们这的老人,早早就有叮嘱晚辈们,本年清明不一般,扫墓祭祖要守规矩。你知道,这背后指的是什么吗?又有什么讲究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说说,关于清明节的一些习俗文化。

之所以说本年清明不一般,主要有2个说法:一是本年的清明节,刚好在农历闰二月十五,很难得能遇到清明节在闰二月,下一个闰二月,要等到2042年才有;二是本年的清明节,刚好和寒食节连在一起,4月4日是寒食节,4月5日是清明节,刚好是2个以祭祀为主题的节日,由此就有了“2大祭日相交”的说法。那这2个传统节日,是怎样来的呢?先说说清明节的由来。


晋文公急着报恩,竟一时糊涂,听信谗言,派人火烧绵山,企图将介之推给逼出来。

死前还给晋文公留下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去上坟,人们一般要准备鲜花、纸钱、茶酒、糕点、水果等祭祀用品,以示对祖先的怀念和感激;同时上坟也是传承孝道的表现,通过祭祀祖先,可以教育子孙后代要尊敬和孝顺长辈,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此外,上坟一般以家族为单位作出,上坟可以增强家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本年清明节不调休,意味着清明只有一天假期,可能很多人没有时间赶回去。不过清明祭祖并没有规定在清明节当天作出,在农村有“前三后四”的说法,即清明节前三天以及后四天都可以上坟。

在我来看,上坟是为了传承孝道,只要我们有心,任何时间上坟都是可以的。

清明节将至,农村老人说本年清明节“三节相逢”,非常少见,说的是哪三节?《新火》:“昨日一百五,老穉惧寒食”,这里的一百五就是“寒食节”的别称。

那古代清明节放假几天呢?据相关史料记载,清明节虽来源已久,但在全国范围内盛行,并设立扫墓假是在唐宋之后。

唐玄宗时期,很多官员因扫墓问题耽误职守,所以唐玄宗特地规定寒食、清明放假四天。

唐德宗时,假期增长到七天,官员们也可以从容扫墓。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据宋代的《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这一传统节日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活动,规模极其盛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