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绿釉的出现,影响到中国陶器中的唐三彩。
唐三彩是陶器,不是瓷器,很容易破损。
“三彩”不是指三种颜色,而是多种颜色,主要色调有黄、绿、黑、蓝、赭、白等。
唐三彩的烧造温度相对于以前的灰陶、红陶,又提高了100度,大概达到1100度。烧制温度越高,硬度就越高。
唐三彩用途主要是明器,专门用来陪葬的器具,也称冥器。
汉代是中国厚葬制度的一个高峰时期,尤其是西汉。
东汉以后,国力逐渐衰竭,从政府到民间开始厌恶厚葬之风,所以东汉以后墓葬里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
唐代成为中国第二个厚葬时期,唐代的大墓一挖开,里面的东西成千上万。
唐代为了厚葬,大量烧制俑、动物和各种器皿,所以唐三彩的品种无所不有。
唐三彩是唐代盛行的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产地以洛阳为代表,所以亦称洛阳唐三彩。
采用经过精炼的白黏土制胎,首先用1000℃左右的高温烧陶胎,挂上黄、绿、褐等色,后经900℃左右焙烧,在器皿上构成各种纹样,为色彩斑斓的色釉纹饰,便形成三彩(实为多彩)。
其制品不变形、不开裂、不脱釉,唐三彩的产品种类丰富,包括各种形象的人物、动物俑以及建筑模型、生活器皿等。
其中以马的塑造表现最为出色,多用作明器。
盛唐是唐三彩的极盛时期,安史之乱后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