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字在诗词中有众多的用法,这次要说的是它作为方位词的用法。当它作为方位词使用时,还有一个方位词在诗词中用得也很多,它就是“中”。它们两只有细微的差别,“中”一般有“中间”、“进行中”的意思,而“里”则没有,只要是在内部即可,因此,“里”比“中”更容易使用一些,因为描写对象正处在某某中间的情况并不多,而处在某某内部的情况则更多一些。
政治家、诗人曹操对这两个词的把握就比较准确。他在《观沧海》中写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当有日月当空时,人们容易以日月为中心,所以他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而星辰则众多,四面八方都有,所以说“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更为准确。
这次,我们来看看那些对“里”字用得好,用得妙的诗词,看看历代诗人是如何使用一个“里”字,而变化万千,有的大气磅礴,有的含蓄婉约,有的抽象深刻,不一而足,但精彩纷呈。
1. 人行春色里,莺语落花边,胡宿
见过很多描写“山居”的诗词,这首宋代诗人胡宿的《山居》,可能是“山居”诗词中最唯美的一首。它不但把“山居”描写得十分好美,寥寥的几笔,就刻画了一幅极美“山居”图,甚至是夸耀这是“仙居”:
松韵笙竽径,云容水墨天。
人行春色里,莺语落花边。
脩竹三间屋,清泉二顷田。
了无官府事,鸡犬莫登仙。
“松韵笙竽径,云容水墨天”,风吹动小径两旁的松树,松声松韵响起,就像笙竽之声一样美妙;那远处的水天相接处,就像一幅水墨山水画,而白色的云朵,无缝的融于其间。
“人行春色里,莺语落花边”,人走在松林小径里,就像走在无边的春色中一样;而在无尽的落花旁边,是黄莺在喳喳言语,吵闹个不停。
“脩竹三间屋,清泉二顷田”,三间小屋的四周,是修长的竹林;外面有二顷水田,有一道清泉在滋润着它。“了无官府事,鸡犬莫登仙”,这里没有无休无止的官府事务,更是像仙境一样,鸡犬都要升天了。
“人行春色里,莺语落花边”,在大自然中,在无尽的春色中,人渺小得就像一粒尘埃,散落在无边春色的某一个角落,当然是用“里”字更合适了。
一句,“人行春色里”,既展现了大自然和春色的大气磅礴,又有诗人对春色的惬意享受之情,表达出诗人对“山居”的喜爱之情。
2. 旧游如梦里,此别是天涯,刘长卿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五言确实好,这首《赠元容州》也是他的五言代表作。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刘长卿以转运使判官身份,出使湖南,滞留长沙。他在长沙待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说是隐居在长沙,而且在长沙写的诗也很多,这首《赠元容州》也很有特点:
拥旌临合浦,上印卧长沙。
海徼长无戍,湘山独种畬。
政传通岁贡,才惜过年华。
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
累征期旦暮,未起恋烟霞。
避世歌芝草,休官醉菊花。
旧游如梦里,此别是天涯。
何事沧波上,漂漂逐海槎。
“拥旌临合浦,上印卧长沙”,“上印”,上缴官印,谓辞官退职。诗人从广西到湖南,他前呼后拥,到达过合浦县;然后,他辞官,归隐长卧在长沙。
他回忆自己的过往,“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自己身仗一柄孤剑,行程万里,路过万山千峰,每每寄住在一个人家那里。“累征期旦暮,未起恋烟霞”,“恋烟霞”,指归隐之心。在奔赴征程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自己从未起归隐之心。
最后他感叹道,“旧游如梦里,此别是天涯”,我跟你一起游历过的地方,现在只能在梦里回忆了,此次分别之后,我们将相隔天涯海角,永无再见面的机会了。“何事沧波上,漂漂逐海槎”,既然如此,我何不归隐沧波上,每天漂来漂去,乘着海槎,追逐着海浪呢?
一句,“旧游如梦里,此别是天涯”,就像大文豪苏轼写的,“人生如梦”,同游是偶然,分别才是必然,特别是“此别是天涯”,人生再无相见之期了。
3. 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皮日休
唐代诗人皮日休的“山居”生活最为潇洒,他和他的好友陆龟蒙都喜欢“山居”生活,如果说陆龟蒙的“山居”生活是唯美空灵,比如,他的这句“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而皮日休的“山居”生活则是惬意潇洒。比如,这首《闲夜酒醒》:
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
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
“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当我酒醉后,醒来却也是山月高高挂在中天了,我孤零零的一个人枕着头,睡在群书环绕里。
“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要不是我酒醉口渴,非常想喝茶,那么我不会起来的,纵然是山童再三呼唤,也唤不起来。
一句,“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这应该是多少读书人的梦想,在山中读书,累了就大醉一场,醉在群书环绕之中。这其中的潇洒,这其中的惬意,现代人只能想象了,或者偶尔实现一下!
4. 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顾非熊
这首唐代诗人顾非熊的《经河中》,描写的是陕西风光。中国古代几个文化中心,就包括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其中陕西也是历史悠久,黄帝陵就在陕西。而这首《经河中》中提到的“舜祠”,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可能陕西也有吧:
一望蒲城路,关河气象雄。
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
思起怀吴客,行斜向碛鸿。
我来寻古迹,唯见舜祠风。
“一望蒲城路,关河气象雄”,“蒲城”,在陕西省渭南市。我行舟在河中,一眼看通向蒲城的前路,山关、大河,气象雄伟。
“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人家的楼台,都隐映在山色里;我听着船桨击打的水声,看着河岸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拂动。
“思起怀吴客,行斜向碛鸿”,这里很像江南了,这让我怀念起了吴地,船斜斜的前进,向着岩石上的飞鸿前进。“我来寻古迹,唯见舜祠风”,我是来探寻古迹遗风的,只看到了舜祠的风光。
一句,“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这是在水中旅行才能看到的风光,也是江南比较常见的风光,但在北方却比较少见。
5. 酒醒莺啼里,诗成蝶舞前,姚合
孔子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乃至理名言。人一旦到了老年,就真的看开了,什么功名利禄,蝇营狗苟,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而享受当下才是真的。唐代诗人姚合就是这样的,他非常享受春光,享受生活。他在《游春十二首·其九》中写道:
朝朝看春色,春色似相怜。
酒醒莺啼里,诗成蝶舞前。
摘花盈手露,折竹满庭烟。
亲故多相笑,疏狂似少年。
“朝朝看春色,春色似相怜”,我天天都在欣赏春色,而春色也似乎跟我惺惺相惜,相互怜惜。“酒醒莺啼里,诗成蝶舞前”,每天,我都喝得大醉,从黄莺的啼叫声里醒来;然后就欣赏春色,在蝶舞蜂喧前,我又做成了一首小诗。
“摘花盈手露,折竹满庭烟”,我摘下鲜花,攥在手里,于是,满手都是花露;我又折了修竹,插在庭院中,于是,招来了满园的烟霞。“亲故多相笑,疏狂似少年”,我的亲人、朋友都笑我,老了老了,却疏狂得像一个少年。
也难怪诗人是如此享受春色,一句,“酒醒莺啼里,诗成蝶舞前”,又是莺啼,又是蝶舞,又是酒醉,又是诗成,哪里有这么惬意的生活;一句,“摘花盈手露,折竹满庭烟”,堪比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6. 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朱庆馀
唐代诗人朱庆馀,我们最为熟悉的是那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写尽了女孩的娇羞,也写尽了考生向主考老师问成绩时的羞答答。而这首《泛溪》,也是朱庆馀的代表作,写尽春日泛溪的美好:
曲渚回花舫,生衣卧向风。
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
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
前湾更幽绝,虽浅去犹通。
“曲渚回花舫,生衣卧向风”,“生衣”,指物体表面寄生的菌藻类植物。曲曲折折的溪渚,花舫在其中来回穿梭,水面上的水藻,卧在水面上,被风吹动。“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在满眼的溪色里,鸟儿快活的飞来飞去;伴随着船桨打水声,还听见人语响声。
“馀卉才分影,新蒲自作丛”,余花又长大了,一株株都分开开放,连华影都分散了;而新生的蒲草,也长成一丛一丛了。“前湾更幽绝,虽浅去犹通”,前面的水湾更加幽静、清绝,虽然水浅,但船仍然能通过。
一句,“鸟飞溪色里,人语棹声中”,前半句是视觉,看到的是“鸟飞”、“溪色”;后半句是听觉,听到的是“棹声”、“人语”。一个视觉,一个听觉,充分的展现了泛溪的快乐。
7.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张祜
这首唐代诗人张祜的《题金陵渡》,是一首客愁杰作。同时,这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也相对难以理解一些,但描写的风光很美,但再美的风光,也抵消不了诗人的客愁,这客愁就是“两三星火”,怎么也灭不掉: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我夜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楼,一晚上都是辗转难眠,心中满怀旅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斜月里”,初看之下,斜月那么小,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在它里面?其实,“斜月里”指的是斜月月光里,斜月再小,它洒下的月光,也是布满了整个“金陵津渡”,所以,江潮落在了斜月月光照耀下的夜江里,就解释得很清楚了。前面有三三两两的星星之火,那里是瓜州。
一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潮虽然落了,但心中对家的思念,就像那瓜州的“两三星火”,却是永不熄灭。
8. 一枕鸟声残梦里,半窗花影独吟中,陆游
大诗人陆游一生不得志,到了老年,他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被消磨干净。这首《戏书燕几二首·其一》,充满了认命,充满了颓废,连在春光灿烂的时光春游都没有兴趣,还好有茶陪伴着他:
平生万事付天公,白首山林不厌穷。
一枕鸟声残梦里,半窗花影独吟中。
柴荆日晚犹深闭,烟火年来只仅通。
水品茶经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
“平生万事付天公,白首山林不厌穷”,这一生,万事我都交付给了天公,听天由命罢了;我现在在山林里,白白白首,也不那么反感穷困潦倒了。
“一枕鸟声残梦里,半窗花影独吟中”,早上,喳喳的鸟叫声,在我枕上响起,让我从残梦中醒来;我也懒得出去,看着半窗的花影,独自沉吟。
有幸的是,“水品茶经常在手,前身疑是竟陵翁”,“竟陵翁”,唐代茶圣陆羽的号。常常有水具、茶具,还有“茶经”,在手中,这就足够了,以至我常常怀疑自己的前身是不是就是茶圣陆羽。
一句,“一枕鸟声残梦里,半窗花影独吟中”,美好的春光,在诗人眼里,只不过是“残梦里”,只不过是“半窗花影”,这不就是诗人生活的南宋的真实写照嘛!
9. 两岸蒹葭秋色里,一川烟浪夕阳中,朱熹
宋代大儒朱熹的这首《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其七·舫斋》,写得很大气,朱熹的诗词,一向喜欢讲哲理,像这样大气的诗词,还是比较少见的。闲话少说,全诗如下:
扁舟容与小房栊,摇飏帘旌蜀锦红。
两岸蒹葭秋色里,一川烟浪夕阳中。
不愁滟滪双蓬鬓,未怯江湖万里风。
筑室水中聊尔尔,何须极浦望朱宫。
“扁舟容与小房栊,摇飏帘旌蜀锦红”,“容与”,踌躇不前。“房栊”,窗户。带着小窗户的扁舟在水中踌躇不前,船上用红色蜀锦做的窗帘和旌旗在风中摇荡。
“两岸蒹葭秋色里,一川烟浪夕阳中”,两岸的蒹葭都成熟了,苍茫一片,带着浓浓的秋色,在夕阳的照耀中,一江风浪卷着烟云。
“不愁滟滪双蓬鬓,未怯江湖万里风”,扁舟就这样前行,我不愁前面像白发鬓鬓的滟滪堆,也不怕江湖上万里而来的风浪。
一句,“两岸蒹葭秋色里,一川烟浪夕阳中”,诗人能平心欣赏那迷茫的秋色,自然是不怕“滟滪双蓬鬓”和“江湖万里风”。
10.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陈与义
在所有带“里”字的诗句中,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这句,“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应该是名气最大的。而这句诗,在他的《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一诗中: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今年二月早春时节,冰雪都开始融化了,寒冬时节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我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时节,伴随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声,我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
一句,“客子光阴诗卷里”,如何理解“诗卷里”?其实是说,光阴在诗人吟诗作赋中慢慢的流逝,就像光阴慢慢流进了诗卷里一样,这个“里”字,用的是抽象含义。一句,“杏花消息雨声中”,在悉悉索索的雨声中,杏花也开放了,我也在等待着老朋友的书信。
这句,“客子光阴诗卷里”,后世有很多诗人模仿,明代诗人陈霆在《蝶恋花》中写道,“客子光阴诗卷里。过了烧灯,又报花朝至。回首小楼听雨处。杏花春意知谁主”,简直是神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