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老人73岁生日有啥讲究?“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大寿不能随便过,具体三不过指什么

922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9 13:22:35    

对于人类而言,健康、长寿是一直追求的目标。在中国文化中,有句古话:大寿不能随便过,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这句话的背后体现了长寿和健康对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性。本文将通过分析“寿有三不过”这句话的内涵和意义,告诉大家如何保持健康、长寿,为自己和家庭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一不过,“不到六十不过大寿”

在中国文化中,“壮年”被视为一个人生命的关键时期,很多人认为这是人体健康的最佳时期,也是实现自我价值、享受生活的重要节点。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到六十不过大寿”,即意味着他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健康,充分利用身体和精神的优势,为将来的长寿打下良好基础。在这一时期,人们应该注重饮食卫生、适度锻炼身体、积极疏导情绪,以及保持松弛、警惕的心态。庆祝生日或追求外表的虚荣,与“壮年”时的生命阶段相悖,更会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危害。

二不过,“七十三和八十四岁不过寿”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也是民间的一种忌讳。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是两‬个不吉利的“坎”,甚至被认为是一种心理阴影,给老年人带来了许多忧虑和不安。

而这些忌讳,有据可查的源头是两大圣贤孔子和孟子的逝世年龄。据记载,孔子逝世时逾七十有三,孟子逝世时逾八十有四,因此这两个数字被视为“人生的两道坎儿”。

虽然这些忌讳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但是在农村和部分地区,老年人们仍旧会遵守这个传统,不说自己实际的年龄,并且尽可能地避免接近“七十三”和“八十四”这两个数字。

然而,这种忌讳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粉碎。随着人们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开始逐步接受和认可现代的医学观念,人们不再把宿命看作是自己的限制和束缚。相反地,他们开始更加积极地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养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自己的未来和命运。现代人逐渐意识到,七十三岁和八十四岁并非生命的终点,而是人生新的起点。

在这个新的人生阶段,人们可以继续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和价值追求,并且为自己的人生增添新的色彩。

因此,无论传统忌讳还是现代科学观点,老年人们都应该摒弃不必要的担忧和限制,拥抱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养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地享受老年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也为后世树立起养生和珍爱生命的健康观念。

三不过,“超过九十不过大寿”

在中国文化中,过寿是一种传统习俗,这个习俗主要是为了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和祝福,并传承孝道。但是,在老人年龄到达90岁时,建议不再过寿,这主要是由于对老人身体健康和情绪的考虑。

90岁对于老人来说已经是高龄,身体状态不稳定,一个出乎意料的惊喜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老人需要安静的环境和稳定的生活,以保持健康和长寿。

过寿的祝福语通常是“长命百岁”,但是,对于已经年过九旬的老人来说,这种祝福语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适和压力,毕竟90岁以上的年龄已经是很高的壮年和长寿了。

因此,民间也有“90不过寿”的说法,以避免老人们觉得自己像是要迅速迎来死亡一般。对于尊敬和孝顺老人的行为,应该以老人的身体和情绪为重,以尊重老人为前提,并注重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

“寿有三不过,后代福气多”这句话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拒绝,而是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它呼吁我们在寻求长寿和幸福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和世间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