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心宝宝如果选择进行外科手术,都不可避免接触到“体外循环”。一般术前谈话的过程中,医生也会跟家长们进行简单的解释说明。还未进行手术的家长们,是不是也想要迫切了解“体外循环“是什么呢?为什么术中要进行体外循环?会不会存在很高的风险?术后会出现后遗症吗?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答大家的问题。
1、什么是“体外循环”
简单来说,就是手术中让心脏停跳下来,方便医生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维持全身血液循环,保证组织供血供氧的机制,就叫做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又称心肺转流,即将血液引出人体外,经过一定的处理(氧合、气体交换、过滤)再输回人体。目的是阻断心脏血流,进行心内直视操作,保证手术时清晰的手术视野以及心脏以外其他脏器的供血。
2、为什么术中要进行体外循环?
人体的心脏是一刻不停地跳动着,而要在跳动的心脏内部进行手术操作,比如修补室间隔缺损是不可能的。 血液的存在和搏动的心脏,使外科医生连缺损在哪里都看不清楚。要进行精细的心脏畸形修补,唯一的办法是让心脏停止跳动,把心脏内的血液吸干净。
但是心脏的功能是为全身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全身血液循环停止,组织缺血缺氧,几分钟就可以导致死亡。
3、体外循环系统是如何构成的?
体外循环系统又称人工心肺机,它是一套能暂时替代人的心脏和肺工作的装置。其特殊装置包括人工心、人工肺,附加装置有变温器、超滤器等。
①人工心脏:主体部分由3~5个泵组成,血泵是体外循环的动力,用以代替心脏的排血功能。
②氧合器(人工肺):主要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有鼓泡式和膜式两种氧合器。
③变温器:调节体外循环中血液温度的装置。
④储血室:内含滤过网和去泡装置,用作储存预充液,心内回血等。
⑤滤过器:滤过气泡、血小板凝块、纤维素、脂肪粒、硅油栓以及脱落的微小组织块等。
⑥监测仪器:主要观察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如动脉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冠状动脉灌注压力以及血气电解质等。
4、体外循环前后为什么都要输血?
体外循环中,患者的血液要引流至体外,经过心泵、氧合器以及其他的一些必要的设备再回输到动脉。而在这个过程中血液中不能混入气体,那么这些设备以及相应的管道中就必须充满液体。
一般来说,根据体重的不同,这些设备中所需要的液体从几百毫升至2000多毫升不等,称为预充量。
由于小儿年轻小、体重轻,自身体内的血液比较少,而且很多心脏病患儿还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如果在预充的液体中并不使用血液,就会严重稀释患儿的血液。
另外,由于在体外循环状态下,血液的性状会有一定的变化,必然使得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血液稀释。因此术后也要通过输血来逆转血液的稀释状态。
所以在小儿心脏手术中和手术后大都需要输入一定量的血液制品,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后的恢复。
5、体外循环中为什么需要降温?
心脏手术为什么要低温呢?
这是因为体外循环中,由于插管等原因,体外循环带给全身的血液量达不到自身循环的要求,仅相当于自身循环血流量的70%左右。长时间血液不足必定会造成组织缺血、缺氧,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科学家发现,当人体的体温降低时,体内的新陈代谢也就相应降低,对氧气的消耗量也随之降低。于是医学家将低温的方法应用到心脏手术上来。
早期医生将病人麻醉后放置在一个冰袋内,小儿则大多使用降温毯,让患儿躺在4℃的冷水循环的橡皮毯子上,逐渐降温至30℃、25℃或20℃。
在这样的体温下,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大大提高,再加上体外循环辅助,外科医生就可以从容不迫地在心脏内做各种手术。
近年来随着心脏手术技术的发展,对低温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出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就是将患儿的体温降到20℃以下,然后可以暂停一段时间的体外循环,把心脏上遮挡视野的插管拔掉,使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操作。
6、术后会出现后遗症吗?
体外循环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手术,安全性很好,对婴幼儿的大脑影响很小,不会造成智力和记忆力的损伤。
但是,任何技术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对人体可能产生潜在的病理损伤,包括脑缺氧、脑栓塞、低血压低心排、术后凝血机制障碍、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等。
我们应正确看待体外循环技术,不能因此而畏惧心脏外科手术。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体外循环技术及设备的更新。目前,体外循环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发生率已降至3%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