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即指从事脑力或体力劳动,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工作年限。这是一种“连续工龄”,即累计工作的时间年限;另一种是“本企业工龄”。工龄影响职工的工资收入、带薪年休假天数等,与你的诸多权益密切相关。
那么,哪些情况下都算工龄?
1、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在职人员考取国内硕士生,学习期间计算工龄。在职人员出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工作后,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也计算工龄。
2、出国进修人员和访问学者,在批准出国留学的期限内,工资由原单位照发,国内计算工龄。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批准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限内,国内计算工龄。
3、自费出国留学的“海归”,出国前的工龄与回国后工作时间可累计为工龄。
4、职工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全部计入本企业连续工龄。
5、职工因患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的医疗期间,在6个月内的,计入本企业连续工龄,超过6个月的部分不计入连续工龄。
6、对于井下、高温等特殊工种,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折算工龄问题的函》(劳社厅函〔2000〕143号)作了相关规定,特殊工种的工作年限是否折算工龄和视同缴费年限,可根据本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7、职工停薪留职期间、留用察看期间,计入本企业连续工龄。
我们该怎样计算连续工龄呢?
1、连续计算
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在计算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工作年限时,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可以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2、重新计算
职工由于个人原因,比如跳槽、被辞退这种情况调动工作单位的,连续工龄从到新公司,参加新工作开始,重新计算。
3、工龄折算法
对于从事特殊工种和在特殊工作环境工作的工人,连续工龄可以进行折算。比如在井下工作的矿工、在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在计算这些职工的连续工龄时,可以进行折算,每在这种场所工作一年,连续工龄可以按照一年零三个月计算。
而工龄会对员工哪些权益产生影响?
1、工资收入
一些工作单位习惯于以工龄来确定员工的基本工资,比如说工龄在15年的基本工资为2500元,工龄为20年的基本工资为3000元,以此类推;工龄越高基本工资就越多,同时在各类职称评定时工龄也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职称高了工资收入自然上涨。
2、休假天数
工龄影响员工的休假天数,《劳动法》中有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享有带薪年假,在休假期间享受与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但工龄越大享有的休假天数就越多。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但不满10年的,年休假时间为5天;累计工作时间满10年但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而累计工作时间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3、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是劳动合同未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而需要一次性支付的赔偿金。按照员工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工龄每增加一年公司就要向其多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
4、养老金
养老金主要根据个人社保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以及个人账户金额等共同决定,当然工作年限越高,社保累计缴费年限就越高,这样一来所得的养老金就越高。
5、退休金
如今许多事业单位发放退休金也会参照员工的工龄,工作时间越长退休金发放越多,比如工作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那么工作20年的退休金就是2000元,以此类推,这样一来工龄越高拿到的退休金越多。
6医疗期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医疗期是企业不得因员工生病或其他法定原因而不再雇用的保护期间。这个期间与劳动者的实际工龄以及在本企业的工龄有关。依据工龄的长短,劳动者可以享受到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