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其文体特点是:
①篇幅短小;②立意集中深远,“形散而神不散”,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③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④形式多样,结构自由洒脱;⑤表现手法灵活,融叙事、描写、议论于一体。
专题一 记叙类散文
一、记叙性散文的分类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写人散文和游记散文。
1.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2.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真实的,这是它与小说相区别的地方。
3.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有范围。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二、记叙性散文的特点
1.记叙性散文叙事较完整,描写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
2.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需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三、记叙性散文的取材
一般地讲,记叙性散文的取材有三类:
1.取材于历史故事,学生穿越历史时空,在尘封的历史深处追寻那些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彰显人文精神的历史人物,捕捉那些旷古文明的碎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翻作新声,发掘其崭新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2.来源于现实生活的那些极能够触动人灵魂内核的动人故事,它们中有的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有的动人心魄,震山撼海;有的发人深思,启人心智;有的促人警醒,幡然醒悟。
3.取材是文山探宝,书海寻珍,于古今中外的名著抑或民间故事之中寻找创作源泉,释放才情,张扬文采。或从中采撷一段动人故事;或干脆对书中人物直接点评;或故事新编,花样翻新……不一而足。
四、记叙性散文常见的表达技巧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
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5.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
6.描写:
(1)正面描写
①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
②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2)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
①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
②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五、写人散文
(一)写人散文的模式
1.开头:(1)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2)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2.中间:(1)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2)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3.结尾:(1)重申特质,照应开头。(2)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二)写人散文的特点
1.人物性格鲜明。写人散文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与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来自于生活,并非虚构。写人散文的素材紧紧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刻画精心选择组织。这些素材同样是实有其事,而且不像小说那样有集中而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具有片断、局部、零碎等特点,一颦一笑,一怒一喜皆可入文。
2.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目的是写人则如见其人,活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写人散文因为篇幅所限,一般没有长篇的叙事,就更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3.情感深切动人。写人散文,作者之所以写这个人,那是因为对这个人有着某种深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秀的写人散文都能“写山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以真实深切的情感敲开读者的心扉。
(三)常用记写人物的方法
记写人物的方法有多种,而常用的不过如下五种:引联式、转情式、议证式、寻访式、纪传式。
1.引联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
2.转情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或者反过来:爱的产生→爱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发展→恨的深化。
3.议证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阐明中心→叙写事实→总结照应。
4.寻访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寻访缘由→寻访经过→寻访结果→寻访感想。
5.纪传式。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简介概况→重点记叙→今日概况或卒年,卒后有关情况→简要评价。
“记叙性散文”解题思路
一、找出描写,概括形象
记叙性散文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肖像等的描述表现人物性格。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抽象的,如“勤奋”、“深沉”、“幽默”;但他的言谈举止、相貌穿戴形象可感。阅读记叙性作品,要做的常常就是从有形的人物描写中概括出其抽象的性格特点,或者是从具体的事件中概括出抽象的道理。
二、抓住关键,感知概括
整体感知全文内容,概括段落要点或写法,关键是要能从全文中抓住要害部分,归纳梳理,用精练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完整。
三、把握“文眼”,领会目的
记叙性散文表面看通篇是在写人叙事,而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感情往往集中表现在某些句子里,即“文眼”里,我们阅读时只有找到这个“文眼”,才能把握住作品的主旨和要义。“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四、抓住线索,理清思路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五、结合语境,揣摩含意
文章中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意,往往不是简单的表层意思,而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意。如语境意义、比喻意义、特殊意义、言外之意等等,要理解这些词语或句子的含意,应根据上下文的意思,结合具体语境去揣摩和理解,千万不能望文生义,或者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解答时一定不能脱离其具体的语言环境,并抓住关键词语的比喻意义理解。
六、深入分析,挖掘内涵
记叙性散文的主旨情感一般不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描写、叙述的人或事物来表达,所以,对于记叙性散文的主旨、思想、情感等的理解,需要透过描写叙述的表层,挖掘它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七、联系实际,拓展创新
谈自己对作品的阅读感受时,要结合文意,联系实际,针对题目要求,把自己的具体感受表达出来,言之成理即可。此类题目主要是探究类题目。做此类探究性题目,要根据原文信息以及题目的具体要求,切不可另起炉灶而离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