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存在,大多人们都只能欣赏书法的端庄、美观、匀称等这些表面上的层次。仅有少数人能站在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和创造。而这些非端庄、非匀称的书法才是作为书法艺术的最佳典范。
行书、草书之俊逸爽朗
纵观书法历史,古人留名的大多以行书、草书的居多。原因主要是实用性强,书写速度快,便于记录,加上古人能见到碑刻的人很少,不像现在有大量的印刷品。
通过欣赏古人的行、草书大家们的书法作品,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作品的自然流露,并非刻意追求书法的整齐、美观、匀称。比如我们先拿宋朝大书家米芾作为一个例子:
米芾的魅力散发八九百年,影响力可谓一波接一波。他取得胜利的原因得益于他书法的俊逸爽朗,随性生发。一般人看到只会觉得他的字怎么歪歪扭扭的?
我们也知道米芾的书法集诸家所长,自成一家。性格傲慢奇葩,流传着各式各样的趣味小故事,因各种“怪异”行为,人送“米癫”。从他的《蜀素帖》、《苕溪诗卷》等书法作品特征也可看出个一二。其字相当潇洒痛快,“刷”出自己真性情,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歪歪扭扭”是米芾字的特征。
米芾“刷”字强调“大小各有分”、“各随其体”等主张,影响一代又一代。
米芾《蜀素帖》
与米芾同时代的苏东坡、黄庭坚的书法也如此,哪一个写得工工整整的?都说“宋人尚意”。宋人强调性情的表达,不追求唐代书法的严谨。这种以“意”取胜的心法,不仅解放了宋人的思想,也解放了宋人的手和笔,“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这种自然的书写更加使得他们在书写上的恣肆放纵,在追求精微之处又不拘一格。使得作品更有可读性,树立了独特的风貌,得以取胜。
苏轼行书
正书、楷书之齐而不齐
这里可能有人不解,正书和楷书有啥区别?
正书的定义比较宽泛,即规矩的书体,如小篆当中的《峄山碑》、隶书中的《曹全碑》等,与行书和草书相对。而楷书就不难理解了,特指唐代盛行的楷书。笔画严谨,转折处棱角分明,结体规矩,法度森严。
所以大家一贯认为楷书、正书就要书写得匀整平正。这种观念早在思想开放的宋代所诟病。
姜夔《续书谱》说:“真书以平正为善,此世俗之论,唐人之失也。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鍾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良由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
颜鲁公作《干禄字书》,是其证也。矧欧、虞、颜、柳,前后相望,故唐人下笔,应规入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且字之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天然不齐,孰能一之?谓如‘东’字之长,‘西’字之短,‘口’字之小,‘体’字之大,‘朋’字之斜,‘党’字之正,‘千’字之疏,‘万’字之密,画多者宜瘦,少者宜肥。魏晋书法之高,良由各尽字之真态,不以私意参之。”
姜夔明确的指出了楷书在唐以前是参差错落、潇洒纵横的,到了唐代就走向格式化,一律匀整平正。他认为这不是优点,是唐人的过失。
以至于到今天,我们自然还认为楷书就是整齐一律化的,认为正书也如此。
事实上真正高妙的正书、楷书,都是姿态百出、变化万千的。
就比如钟繇楷书《宣示表》,其字有整齐一律吗?相反,我们看到他是采用“有列无行”的书写方式,遵循书法自然书写得特性。结字在大小、欹侧上都强调有变化,上下左右均有顾盼呼应,这就是“齐而不齐”。
钟繇《宣示表》
再比如被今人所诟病的“欧体”的创始人——欧阳询,他的楷书影响力之大,后世一大批书家都紧跟其后。今人认为他的楷书不可学,还有“一入欧体误终生”的说法,事实上这是他们没有看懂欧阳询楷书的变化之处,只取其平正。
譬如以下是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帖》局部,仔细观察,他整体字的大小、长短和笔画的方圆、粗细等都是有变化的,这需要发挥我们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判断。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帖》
正书如《曹全碑》,我们同样可以用以上判断方式对它进行欣赏、学习。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在整齐的正书、楷书当中去寻找“不齐”的地方。
前人论书主张:“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清代刘熙载对此阐释道:“昔人言为书之体,须入其形,以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状之,取不齐也。然不齐之中,流通照应,必有大齐者存。”
真书、楷书同样可以流通照应、齐而不齐。所以,真书、楷书取得成功的原因从来不是整齐美观、漂亮端庄。
籀书、分书之野逸雄强
历史上大部分的碑刻都是为了歌功颂德所造,基本都没有留下刻者或撰写者的姓名。但他们分别承载了不同朝代不同文字的变迁,所以才有各种书体名称的由来。
而我们要说到野逸雄强的碑刻,不难会想到殷商与周朝的籀文(大篆)和西汉时的分书(隶书)碑刻。
籀书的代表如《散氏盘》、《盂鼎》,《毛公鼎》等。其中取散氏盘来说说,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有力,体势欹侧,变化多端。
《散氏盘》
别看原体字小巧玲珑,其气势雄强,朴拙厚重。有天真率意之趣,因为它每个字都体态不一,结字别具特色。米芾说:“篆籀各随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状,活动圆备。”
野逸一路的分书如东汉的《石门颂》、《杨淮表记》等,其结体开张,气势磅礴;意态飘逸自然,潇洒自如;结构字随石势,参差错落。是学习雄强书风的不二之选,其中含有无尽的“宝藏”。
以上列举的都是少部分,但足以说明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从来不以漂亮端庄取胜。书法本就来自于自然,当然要回归于“自然”,更多的是个性的抒发和挥洒。
《石门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