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低密度灶是有几种可能得哪些疾病,如何治疗?

548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30 17:30:11    

CT扫描发现肝内低密度灶,说明这个病灶是囊液性的,密度低于肝实质。这类病灶一般是肝囊肿、肝脓肿、肝血管瘤或少见的肝包虫病等。

消化系统

肝囊肿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囊腔通常不与肝内胆管系交通,囊肿是由上皮是细胞排列组成的闭合腔隙,内含液体,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大小不一,数目从一个到几十个贝登。肝囊肿绝大数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被偶然发现。巨大的肝囊肿可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若合并感染,可出现畏寒、发热、腹痛等类似肝脓肿的症状。

肝囊肿

肝脓肿:肝脓肿是一种肝脏严重感染性疾病,是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病变,患者多伴有发热、右上腹痛等症状。若不积极治疗,死亡率可高达10%~30%。肝脏内管道系统丰富,包括胆道系统、门脉系统、肝动脉系统及淋巴系统,大大增加了微生物寄生、感染的概率。肝脓肿分为三种类型,其中细菌性肝脓肿常为多种细菌所致的混合感染,约为80%,阿米巴性肝脓肿约为10%,而真菌性肝脓肿低于10%。细菌性肝脓肿需要积极治疗,加强营养支持,给与强力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穿刺引流或者外科手术引流。

肝脓肿CT表现

肝血管瘤: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一般不需要治疗。按病理可分为4型:(1)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2)硬化性血管瘤;(3)血管内皮细胞瘤;(4)毛细血管瘤 。按照肿瘤大小分类:(1)小血管瘤<5cm;(2)血管瘤5~10cm;(3)巨大血管瘤10cm~15cm;(4)特大血管瘤>15cm。

肝血管瘤示意图

肝血管瘤虽然是瘤,但不是普通意义的肿瘤,是指是肝内血管发育异常导致,当然也有其它的因素如感染、激素变化等导致的。小的血管瘤,没有症状,不会影响肝脏功能和患者生命,因此不需要治疗。但是当血管瘤变大,压迫肝脏导致肝功能异常或者血管瘤位于肝脏表面,有破裂风险的,需要积极治疗。治疗方式包块介入局部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

肝包虫病:肝包虫病是牧区较常见的寄生虫,也称肝棘球蚴病。在中国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和西藏等省区。病因是幼虫寄生在动物体内(如够,牛、等),人吞食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感染。虫卵经肠内消化液作用,蚴脱壳而出,穿过肠黏膜,进入门静脉系统,大部分被阻留于肝脏内。蚴在体内经3周,便发育为包虫囊。会在肝脏内形成大大小小的有包膜的囊性占位。

肝包虫病术中情况

除此之外,对于其它部位有原发癌症的患者,如果CT提示肝脏有低密度灶,一般不用担心,但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好复查肝脏增强核磁共振,进一步明确是否有转移的可能。肝脏增强核磁共振在鉴别诊断方面优于CT。

肝转移癌

相关文章